草书典故 草书新闻  |  草书历史  |  草书典故  |  草书知识  |  
于门四杰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14-12-23  点击:1659

    于右任,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1879411(清光绪五年己卯三月二十)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府三原县东关河道巷,19641110日仙逝于台湾台北市,终年86岁。
  于右任先生是一位反帝反封建的志士,辛亥革命元老,书法大师和诗人,一生为中国民主革命和国共两党的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于右任先生是中国近代书法史上的书法艺术大家,尤擅魏碑与行书、章草结合的行草书。1932年率刘延涛、胡公石等弟子潜心研究历代草书和民间书法作品及论著,以“广草书于天下,以求制作之便利,尽文化之功能,节省全体国民之时间,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之利器”为宗旨,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于19366月编著出版了《标准草书》。该书的出版,在当时书坛引起极大震动,于佑任先生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另外二位为王羲之、颜真卿)。

于右任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教育家。先生也是著名的诗人,还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尊称“元老记者”。

于右任先生自1907年起先后创办了《神州日报》、《民立报》积极宣传民主革命。历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审计院、监察院院长,是国民党重要决策人物。1912年后担任南京政府交通部长,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前后共任监察院院长34年。

于右任先生寓台十五年期间,仍在研究和推广标准草书,并使台湾书法风气首次出现碑学压倒馆阁帖的趋势。

先生在台期间,始终饱含爱国之情,深切盼望祖国和平大业早日实现。其晚年所写“望大陆”一诗,充分体现了这位爱国老人的心情,1964年先生病逝于台北。其墓位于台北市阳明山上,面向祖国大陆以慰先生在天之灵。玉山主峰有其雕塑,以供后人纪念。

 

 

       刘延涛1908--2001)字慕黄,河南巩县人(现巩义市),著名书画家、书法理论家。曾任国民政府监察委员,长期跟随于右任先生,是于右任先生的入室弟子。

刘延涛先生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深受胡适、钱玄同、钱穆、顾颉刚等的影响,国学功底深厚,深受胡佩衡赏识,并亲授其画技。毕业后经胡佩衡先生推荐入北平故宫博物馆工作,主编《故宫书画》。

刘延涛先生到台后,致力于绘画创作,并与友人共创“七友画会”定期雅聚,切磋画艺。其后又融合南北二宋之笔法,创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先生的画格调高古,意境致远,极富哲思祥意。先生不凡之处在于诗、书、画合一,并多列上品,深受艺林推崇。人们常以先生与张大千、浦心畲诸大师相提并论。

刘延涛先生在于右任先生指导下,除与胡公石先生等人一起潜心研究标准草书外,还受于右任先生之重托,将草书研究成果总结、出版了《草书通论》,该书对标准草书从理论上作了深入浅出的精辟论述,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部单体书法系统论著,它奠定了标准草书的理论基础,为宣传、推广标准草书,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刘延涛先生认为治艺犹如治学,题画诗作,多出于个人题,不拾古人遗唾,妙造自然不加藻饰,爱国忧时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其书法则以两汉魏碑为基础,出入晋唐,落笔成趣,古朴苍润,非时下一般书画人所可企及,其画作与书法深受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尊崇和珍藏。

 

 

    胡公石1912-1997),江苏盐城人,生于一九一二年,一九九七年逝世。

公石先生自幼爱好书法。一九三五年上海暨南大学毕业后即入于右任先生创办的标准草书社,师事于氏,亲聆教诲,博览法书,精勤临池,日夜不懈,历时十三年。作为于右任先生的入室弟子与师兄刘延涛等同门一起在于右任先生指导下广泛搜集历代草书名家的书法作品及论著,潜心钻研,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总结草书规律,建立草书代表符号,给形体无定的草书定型,编校出版了《标准草书》,为当代书坛所重视。

建国后,公石先生在中央统战部、宁夏省委和屈武先生、赵朴初、启功、董寿平等友好的鼎力支持下重建了标准草书学社,亲任社长。并任宁夏文史研究馆馆长、宁夏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宁夏分会名誉主席、江苏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台北标准草书学会名誉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公石先生一贯以继承和发展于右任先生所倡导的草书标准化、 规范化为己任,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标准草书的整理、创补与推广工作。一九八四年六月编著出版的《标准草书字汇》将标准草书由一千字扩展到六千多字,这是先生长期进行草书艺术研究、探索的结晶,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公石先生在书法艺术实践方面,以行草驰名,尤精于草书。其草书的主要特点是:法度严谨、劲妍相济。能将质厚洒脱并收腕底,于雄浑凝炼中时见流丽,兼有“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之境界。其作品深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好评,并为国内外多家单位和个人珍藏。

 

 

李普同(1918-1998),名天庆,台湾桃园县人。1918年生,1998年逝世。系著名书法家。

普同先生自幼嗜好书法,并喜作榜书,时即领悟米元章“抵壁而书”的深意,是当代草圣于右任先生的入室弟子。是“于门四杰”四大传人之一,系唯一的台籍人士。

普同先生曾以书信向中村春堂、黑木拜石等知名书家请益,对于书学方法,渐有启发。后肄业於延平大学经济系。曾获日本文化振兴会总裁、前总理大臣东久宫亲王颁赠国际文化艺术奖章。著有《日本新五体千字文》、《中国篆刻集成》、《中华书学讲座》、《楷书书法千文》、《草书书法千文》、《美术欣赏丛书书法欣赏》等行世。

1937年先生与友人发起成立“基隆书道会”。1958年正式拜于右任先生为师,为入室弟子,研习标准草书三十多年,深得右老草书真谛。1991年台湾成立“中国标准草书学会”,公推先生为理事长,执掌弘扬于右任所开创的标准草书之大业。先生习书之勤,在创作之外并兼研历代书论。其书法作品可称之为“得于书清气,极标草大观”。

1990年应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邀请,由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等院校校友会、中国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与111日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于右任门弟“李普同、金泽子卿暨同门书法展览”,并组团首次访问北京,此后为促进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又多次率团访问大陆,进行书法研讨和联合展览活动,与师兄胡公石先生结下深厚情谊。1996年胡公石先生率团赴台举办书展和参观访问期间受到了李普同先生的全程陪同和热情关照。先生多次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期盼两岸和平统一的强烈愿望,为促进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尽心尽力,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金泽子卿1924年—2013年),本名重夫,字仲厚,号子卿,自称右任门人东瀛第一。一九二四年(日本大正十三年)出生于日本群马县高崎市。

金泽先生天资英敏,秉性敦厚,少年时代即对书法,篆刻产生浓厚兴趣。二十二岁即拜日本当代书坛巨匠手岛右卿先生为师,学习书法。五十年代中期,金泽先生书作渐露头角,成了日本现当代书家中之佼佼者。

1962年,通过台湾于右任先生弟子李普同先生邀请,参加了台湾为纪念于右任先生八十华诞所举办的文化交流展,并受到了于右任的亲切接见。当于右任先生看了金泽的书作后,慨然言道:“此人书有根底,风格厚道”,并喜纳为徒,此后金泽先生精研于右任书法,并在日本成立了“日本标准草书研究会”,在日本大规模的开展了标准草书的宣传、普及工作。

1995年,金泽先生邀请师兄胡公石先生为首的代表团到日本访问,并亲自主持了“胡公石先生书法作品展”开幕式。

在日本标准草书研究会成立之后的三十多年里,金泽先生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曾七次率团访问中国,在西安、南京、北京举行书展和书法交流活动。为弘扬标准草书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推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1992年,陕西三原计划建造“三原于右任纪念馆”时,金泽子卿先生等一百二十名日本书友为此热情捐款。

金泽先生因对中日文化的宣传及本人的书法造诣,特别是对于右任标准草书在日本的推广贡献,曾获得日本天皇亲自授予的国家级五等瑞宝勋章。

 

 
中国标准草书社 地址:中山北路283号10号楼 邮编:210003 苏ICP备20012871号技术支持:安优网络